大学生性别与专业选择,大学生性别与专业选择的关系

kodinid 1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学生性别与专业选择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学生性别与专业选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理工科专业男女比例?
  2. 大学时候,找女朋友,找个同专业的好还是不同专业的好?
  3. 大学选专业该如何选择?未来就业哪个方向比较好?

理工科专业男女比例

每个学校工科男女比例都不一定相同。下面以几个学校为例:

清华大学2021年新生男女比例7:3。按照院系统计,求真书院几乎都是男生女生只有2人;艺术类女生较多,每10人中只有2名男生;经济金融类男女比例最为均衡,几乎达到1: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4382名新生中,男生3054人、女生1328人,男女比2.29:1。按照院系统计的话,航空航天学院男生占比最高,占比为90.91%;人文学院女生占比最高,为80%。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男女生比例最和谐,为1:1。

 西安交通大学今年性别结构向好发展,女生占比有所提高。今年本科新生男女比例达到2.25:1。合肥工业大学2021年录取的8314名新生中,男生6111人、女生2203人,男女比例3:1,与上一年度大致相同。华北电力大学,男女生比例依旧稳定在2:1。男生总数为2038人、女生总数为924人。

大学时候,找女朋友,找个同专业的好还是不同专业的好?

找女朋友和专业有关系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恋爱本身来说,肯定没有!

恋爱最美的感受是什么?是一见钟情,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念念不忘,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所以你要爱的人,应该是能让你有这种刻骨铭心感受的人,从这个层面来说,不要说专业,就算年龄,地区,阶层等等一切外在因素,都不应该是衡量恋爱的第一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生而为人,能得到人生挚爱,不仅是一种选择,更重要的是命运和缘分,愿你拥有!


不同专业的。

1、同专业的你们对彼此的学习工作都太熟悉了,会影响神秘感。

2、不同专业的,你们会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空间,差异很大,会大大增加你的探索的欲望。

其实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就在于每个人的生活圈子不同,男女对双方有兴趣可能是基于探索、了解的欲望,所以在“找女朋友”的时候,可以跳出自己的圈子。

哈哈,这个其实每个人观点不一样。

同专业的男女朋友。

优点:天天都在一起,共同话语很多,因为两个人接触面基本一致,等到期末复习备考以及升学考研的时候两个人可以互相帮助。

缺点:同样的,也是因为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正所谓距离产生美,肯定会有看不顺眼的时候,那个时候能处理好还行,处理不好就避免不了分手,一分手又是一个专业天天见更是尴尬。

不同专业男女朋友。

优点:两个人虽然不是一个专业却是同校的,想见也可以见到,两个人每天都有自己小圈子,这样聊天起来可能话题多点。

缺点:因为不在一个班,可能两个人难免会遇到第三个人追求这样的问题。大学期间诱惑又多,那时候就要看两个人缘分了。还有功课这一块,两个人专业差别大,等到复习时候可能就只有自己闷头干了。

不论怎么样,不同专业,不同学校,哪怕不同地方。其实只要两个人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照顾。总会修成正果的。


首先,谢谢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我没有资格回答,因为重要的一点,我大学一直在单身,哈哈.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答的,因为我们在交女朋友,首先,眼缘很重要,你想吧,他无论和你是不是一个专业的,你看不顺眼,你会选择她他成为你的交往对象?毫不客气的说是不可能的。其次,三观是不是一致或者大相径庭,你喜欢学习,他喜欢玩游戏,你偏向于喜欢安静,而他好动活泼,如果不是你们本身就喜欢这样,可能也是不合适的。恋爱部分专业,没有专业的限制,如果非要说出个所以然的话,我建议根据你个人性格,你特别想每天看到她的话就最好一个专业呗,如果对爱情不是特别的依赖就可以选择不同专业。

大学选专业该如何选择?未来就业哪个方向比较好?

数据说话,《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7月9日正式发布。报告的研究对象为毕业半年后(2019届)、三年后(2016届)和五年后(2014届)的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该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以来,至今已是第12次发布。

具体网上有售,不过102.4元的标价真心不建议买,我摘取了部分摘要供你参考

收入前20专业类

越来越好的专业

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行业需求增长是造就绿牌专业的主要因素,连续绿牌说明相关专业就业优势具有持续性。

越来越差的专业

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这与相关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有关。红绿牌专业反映的是全国总体情况,各省区、各高校情况可能会有差别。

未来趋势:

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最大的行业类是“教育业”(就业比例:15.9%),同时与2017届相比增幅也较高,为8.2%。具体来看,在“教育业”的就业增长主要是“民办中小学及教辅机构”(2019届就业比例:7.6%)、“公办小学教育机构”(2019届就业比例:6.1%)的需求增长,较2017届增幅分别为20.6%、7%。其他就业比例较大且增长较多的行业类还有建筑业(2019届就业比例:8.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9届就业比例:8.9%),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2019届就业比例:5.8%),文化体育和***业(2019届就业比例:4.6%),人才需求分别较2017届增长6%、4.7%、7.4%、18%。

2019届高职毕业生就业比例较大的行业类是建筑业(就业比例:11.1%)、教育业(就业比例:7.8%)。与2017届相比,到“教育业”就业的高职生比例增幅也较高,为20%。具体来看,在“教育业”的就业增长主要是“教辅及培训机构”(2019届就业比例:2.9%)、“幼儿与学前教育机构”(2019届就业比例:2.5%)的需求增长,较2017届增幅分别为26.1%、19%。其他就业比例较大且增长较多的行业类还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9届就业比例:5.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019届就业比例:4.7%),住宿和餐饮业(2019届就业比例:3.9%),人才需求分别较2017届增长13.7%、6.8%、21.9%。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学生性别与专业选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学生性别与专业选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专业 比例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