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么选择大学学科教学专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怎么选择大学学科教学专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语言文学师范,有毕业后想当老师的意向,考研是选带方向的课程教学论好呢还是学科语文好呢~ 求解?
您好,我是【温驯野喵】,目前是一名在职语文教师,本科也是汉语言文学,考研的方向是学科语文。相信根据我的职业和经历可以给您一个很好的建议。
首先,我个人觉得如果毕业想当语文老师,最好选择学科语文。
这里要从职业优势、专业区别等方面来说:
1、职业优势。
作为语文教师,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属于良心职业,但我要说你如果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以后要么从事文字相关工作,要么从事教师,教师除了有寒暑***的优势以外,我觉得还有这个职业特殊的荣誉感,想象一下,你教会孩子一个知识点,你看着孩子不断成长,这就是一种幸福。
身为教师,其实也是被动地督促自己不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因为教育学中说,要想给孩子一杯水,你首先得有一桶水,因此我觉得这个职业有其特殊的职业优势。
2、两个专业的区别。
其实说到区别,显而易见,一个是学硕一个是专业型硕士,那一听你就有一个判断,如果你想从事研究型工作,那毫无疑问选择课程教学论。
而要想从事语文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好好看一下学科语文这个专业了,学科语文是专业型硕士,这个专业第一年导师一定会快马加鞭将理论知识教授给你,到了第二年,就会让你去实习,因为要当老师,你不仅仅学科知识要过硬,也要有授课技能,说白了,就要有上讲台讲课的经验,只有这样,你去一个学校时,学校才干将孩子交给你。学科语文注重理论加实践。
课程教学论在校期间,除了理论学习之外,更多的会让你从事研究工作,多发表论文,多和导师做研究。
相比之下,我相信你内心一定已经有了答案。
希望【温驯野喵】的观点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交流、评论,码字不易,由衷感谢每一个点赞。👍
我本科汉语言文学(师范),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现在是一所全省排名前几的公立中学(全国百强)的语文教师,对于你所提的这个问题,我当初考研时也考虑过,现在走过来了,就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要对两个专业毕业后的就业要有所了解。学科教学(语文),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中小学培养优质的语文教师,其专业实践性强;而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偏重于理论或学术,若想继续深造考博之类,就最好读这个!
其次,要分清两个专业考研时的考试科目。学科教学(语文)考四科,分别是政治、英语2(比较简单)、333教育综合、语文教学论(也就是专业课)。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考试三科,也即政治、英语1(相对较难)、教育学综合(各学校自定科目)。
然后,两个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有很大的重合之处。学科教学(语文),是专硕(专业研究生),而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是学硕(学术性研究生)。学习课程都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语文相关课程等!只不过专硕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让你成为一名潜在的优秀教师!
另外,读研时间也有差别。专硕一般两年,但是现在很多学校都三年了,具体的每个学校不同。学硕三年。
还有教育见习、实习。专硕需要见习实习,学硕不用!
最后,考研需要毅力,坚持到最后,胜利终将属于你,预祝你考研成功!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个二级学科,语文教育学(学名:语文学科课程教学论)是一个研究方向。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是中文系(文学院)的,毕业后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而课程教学论语文教育学方向有可能设在文学院,也有可能教育学院或语文教育研究所,毕业后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上面谈的是学术型硕士。如今,教育部加大了专业学位硕士生的招生力度,本科毕业之后当老师,在职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与教学论领域,也可以。
总之,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毕业后,可以考研,去攻读全日制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型硕士,也可以参加工作,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老天爱有准备的人,机会属于勤奋努力的人!学习型社会需要终身学习者。
考研应该选学术型还是专业型,两者有啥区别?
考研时候是考学术型还是专业型呢?学术型是不是专门搞学术,专业型是不是相当于专科一样,主要学习专业技能呢?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对,在高校的培养目标中,学术型培养的是学术人才,而专业型学位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的就业型人才。但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差别并不大,在实际的学习课程上有一定的区别,并且在毕业要求上面却有着不同的要求,或许这就是学术型和专业型差别所在。
在进行考研报考的时候,很多考生都在纠结应该选择学术型研究生还是专业型研究生,对二者的概念及培养目标并不清楚。下面看一下这二者的区别有哪些?
1.初试考试科目不同。学术型研究生考研初试需要考英语一、数学一(有数学的专业),在考研中,数学一被很多人视为“噩梦”般的存在。专业型则考英语二、数学二(没有数学的专业考专业课),相比较而言,专业型的初试科目比学术型要简单一些;
2.录取后,导师更青睐学术型研究生。大部分学校的专业型研究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学术型研究生占比少,所谓“物以稀为贵”,因而在联系导师的时候,更多的导师希望能招收到学术型的研究生。并且能招收学术型研究生的导师一般都为教授或者有项目的副教授,这也表明了学术型研究生在高校受到的重视多一些;
3.研究生学习的课程不同。在正式进行研究生课程的时候,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相对偏向于理论,并且要求学习的科目会比专业型多一些,这一些有所差别,但研究生的课程作用并不明显,大部分要用到的知识都需要自己学习;
4.学位证书不同以及读博方式不同。专业型和学术型在最终的学位证书也有所不同,学术型的包括范围会更广一些,学术型研究生想要读博可以直接直博不用参加考试,但专业型则不能直博需要参加博士生考试。
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时候,都是跟着导师学习,导师让学生做哪方面的研究就往哪方面。因此,在同一个科研团队的研究生,不管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科研内容基本上都共同承担,导师也不会刻意单独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在团队开会,或者在平时安排事情方面,如果不知道某一个研究生是否为学术型研究生,几乎看不出差别,培养方式也基本相同。
在找工作时,学术型研究生是否更占优势呢?其实不是。在真正找工作的时候,学术型和专业型本身差别也不大,主要看自身能力以及实习情况。
结语:虽然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有许多不同,但在培养方式上都是跟着导师进行科研工作,入校后看不出太大的差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选择大学学科教学专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么选择大学学科教学专业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