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当代大学选择专业还是对口工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当代大学选择专业还是对口工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当代大学生就业是选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选感兴趣的工作?
就业,从长远来看,做兴趣是幸福的事。做专业,也只是暂时的打算。
要知道,在你没学专业之前,你会什么?难道学了四年或几年的专业,就要一生去从事?很多人当初选专业,好像并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喜欢吧?
放心,你是大学生,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去选择。
人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幸福的!所以,抓紧找到自己的兴趣吧!
目前来说,兴趣很多时候并不能养活自己,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凭兴趣获得满意的生活。
专业对口是大部分人的需求,尽管5年10年后,从事本专业的人很少,但刚开始,大部分人都是选择专业对口的。
从用人单位来讲,除了少数岗位没有专业限定,大多数岗位都是有专业要求的。不是限定专业连面试机会都没有。从这个角度讲,专业对口比兴趣更重要。
除非兴趣已经发展到可以获得较高收入,或者可以持续发展的状态,但这种依靠兴趣就能发展的毕业生是极少数。因为你的兴趣和别人的专业对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当前,先建议找专业对口的,兴趣可以在工作之余发展,足够强大了可以重点在兴趣上。身边很多人依靠兴趣的收入比工作的收入高,但还是会从事本职工作。
这两者并不矛盾,专业对口或兴趣工作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就怕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又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
很多人高考之后到了填志愿的时候大多是听从父母亲朋和老师的建议进行专业选择,要是所在院系又没有新生专业调剂的政策,那当时的决定可能就会影响你大学四年。
如果所幸一段时间后你发现自己当初选择的专业还比较适合自己也愿意学习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那如果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就我本科同学来看,这种现象还是挺普遍的),那就应该在专业学习之外,多发掘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要广而精,寻找一两个兴趣爱好有意识地深度培养。
lz本科室友是调剂来我们专业的(专业偏文科),又因为大一上成绩不好,所以没有成功转专业(这里有个悖论是:学院会在大一下将转专业的名额优先给绩点高的同学,绩点靠后的基本不可能成功转到自己想去的专业,但很多情况下正式因为自己不适合这个专业或对这个不感兴趣才导致绩点偏低的,当然这个有待学校去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审核政策),这位室友便有点自暴自弃,经常翘课在宿舍睡觉或者打游戏,平常的assignment也是极其敷衍,考试成绩基本保持在不挂科的边缘,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两年。
到了大三,周围的同学都开始忙着准备出国语言考试、对外交流、找实习的时候,这位室友突然对编程起了兴趣,简直入了魔一般朝七晚九的出入学校图书馆,从0开始自学编程(要知道我们专业甚至是连高数微积分这种课程都没有的)整整大三一年除了放***回家外没有一天例外的,完全像换了一个人。
大四上大家保研的保研、考研的考研、申请出国的出国、找工作的找工作,而他却似乎将这些都置身事外,完全不管秋招才是找工作的最佳时期,依旧背着电脑每天出入图书馆。
后来在大四上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在学校所在地的一家刚起步的公司找到了一份程序猿的实习机会,当时应该开给他4000-5000的实习工资,这在我们这种二线城市已经感觉是“天价”实习薪资了,如果是找专业对口的即使是北上广深也顶多不过2.5k/month。
有一次他在宿舍跟我们说,部门里有几个同校研究生实习生(他当时是本科),水平感觉都不如他,虽然语气有点高傲,但他能在一年半时间内自学成这样,也确实让人佩服。
所以,即使专业完全不对口,只要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也足以让自己时刻保持旺盛精力,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当代大学选择专业还是对口工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当代大学选择专业还是对口工作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