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济南大学如何缓考专业分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济南大学如何缓考专业分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本科学校不是很好的学生,考研时会不会被歧视?
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有两步:第一步是笔试,第二步是复试,复试又有笔试与面试两个环节。
一般来说,在笔试(包括两次笔试)环节,考生被歧视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只要你准备充分,答题质量较高,都能得到高分。而分数线(包括A区与B区总分及单科最低线)又是由国家划定的,考生遭遇歧视的环节不多。
三本二本毕业的考生如果通过了名校的笔试线,在参加复试时的面试环节,遭遇歧视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特别是在与一本院校毕业生的竞争时。一方面因为名校之间的相互联系较多,另一方面有些面试考官内心就有一种偏见。对于这种歧视,小编的印象还是比较深的,个人所在学校的学生参加面试的通过率比名校学生要低很多。
再者,当你考研分数通过国家线但又没有过到报考学校的分数时,你就可以选择调剂。在调剂过程中,一般院校的考生也容易被歧视。很多名校在接受调剂时直接设置了门槛,把二本三本出身的考生挡在了门外,根本就不给参加面试的机会。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34所单独划线的高校的招生也有歧视的嫌疑。
有人说,一个人有两次出身,一次是你父母给予你的,一次是你考取的本科学校。很多人都忧虑自己本科学校不好,害怕考研时被歧视,这也是我的学生和我谈心经常提起的一个话题。作为考研过来人,说些自己和身边过来人的经历吧:
朋友一,考研前去拜访导师,导师第一句话是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当朋友报出自己学校的时候,导师的表情都变了,那是一所不出名的学校,之后,朋友再联系导师,导师都是敷衍。后来,朋友也放弃了报考那个学校那个导师。
朋友二,本科是211的,在我费尽全力拼命学习准备考研时,他给我诉苦,教他们的一个老师是硕导,整天游说他报考该老师的研究生。恨得我想隔着电话把书扔到他身上。哈哈。
朋友三,费尽努力考北京一个大学的博士,终于笔试过线了,面试时导师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他本科是哪个学校的?当他说出自己学校的名字时,他感觉现场气氛有点不对。后来,他被淘汰了。不过,他选择了二战,终于考取了自己心仪导师的博士。
研究生我报考的不是很出名的大学,通过初试后,在面试时没有感觉到歧视。博士面试时,导师组一个博导直接问我本科学校,我回答了他很不屑,一直追问你们学校是二本学校,我内心特别伤心,幸亏我导师给用别的话题支过去了。我非常感谢我的本科学校,没有她就不会有我的硕士与博士。
其实,很多人看重本科学校我很理解。但是,由于考生所处的地方,比如河南、山东等省的考生在高考时很吃亏是不争的事实,本科不好的学生能和学校好的考生站在面试现场就说明了这些考生是多么的优秀,在这背后他们的勤奋与努力让很多人汗颜。有这些优秀的品质,考研时再被歧视真的让人很不解。
任何行业,任何事情多少都会有点,首先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社会现状,其实更多的还是看你的能力与表达,任何一家学校都会综合来看,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才是万全之策,不是光想,而是去做来弥补不足,加油吧!
首先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这个是无法避免的。
部分985高校是比较歧视外校和非重本院校的考研生。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第一次考研选择的高校是南方某985高校,复习期间比较努力,初试排名在前10名,当时也很欣慰。复试时,也准备了很久,很用心,准备大展拳脚。英语介绍完自己后,本以为那些老师会问一下专业问题,谁知只有一个老师问我在哪里读的本科,地方在哪里,我回答完后(二本..),然后就结束了,等到复试成绩出来后我就直接在录取分数线以外了,想要读研究生就得调剂。
但是大部分高校还是比较公正和公开的。比如我第二年再次考研究生时,报了本省某211高校,初试也是前几名,但整个复试下来,老师不仅要看你的表达能力,也要看你英语和专业能力,老师和蔼可亲,十分负责。复试完后,录取名单就出来了,没有什么内部操作,个人感觉。
总之,能否考上研究生主要还是看初试和面试的成绩,当然还是要收集和打探一下你目标学校的具体情况。最后,好好复习,祝你顺利!
记得关注和点赞o😄!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济南大学如何缓考专业分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济南大学如何缓考专业分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